第27章十年寒窗喜题名

        穿过层层回廊,脚下的青石板被无数考生踩得光滑,像镜子一样,能照出人的影子。

        两侧的廊柱上刻着历代考生的题字,有的写着“今日埋首,明日昂首”,意气风发;有的写着“三考未中,心已寒”,满是感慨;还有的画着简单的小人,大概是考前缓解紧张的涂鸦,小人手里还拿着支笔,笑得很开心。

        终于到了考场内部,一排排狭小的考棚整齐排列,像一个个紧密相连的小格子,每个考棚里只有一张简陋的书桌和一把缺了腿用石头垫着的椅子,角落里放着个简易的马桶,散发着淡淡的异味,条件十分简陋。

        考棚外站着巡逻的官差,手里拿着鞭子,鞭子柄磨得发亮,上面还刻着字,目光警惕地扫视着每个考棚,连考生低头的动作都要仔细打量,像鹰盯着兔子,气氛紧张得让人喘不过气,连呼吸都要小心翼翼。

        我找到自己的考棚,编号是“丙字二十七号”,放下考篮,打量着这个即将待上三天的地方。墙面灰扑扑的,上面还留着前几届考生的字迹,有的是诗句,有的是牢骚,还有人画了个笑脸,旁边写着“今年必中”,大概是考得不错。

        我深吸一口气,将娘给的咸菜包、爹的砚台小心翼翼地放在书桌一角,这些物件静静躺着,像是在无声地为我加油,也承载着所有人的期盼,只是少了那方平安符,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,空落落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随着一阵铜锣声响起,考试正式开始,监考官们穿着官服,戴着乌纱帽,手持名册,依次分发试卷。

        纸张粗糙却带着油墨的清香,我紧张地接过试卷,指尖微微颤抖,连忙深吸一口气,强迫自己冷静下来——不能慌,不能让娘和张大叔失望,也不能让自己的十年苦读白费。

        首场经义题直击“治国以德”,墨迹间见古意。

        我凝神提笔,脑海中浮现出先生批注的要点:“昔周文以仁德兴邦,三分天下有其二;秦皇以酷法驭世,二世而亡。德政者,非空谈仁义,实乃藏富于民、轻徭薄赋。汉承秦之制而除秦之弊,与民休息终成文景之治,此德政之效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