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可怜的是杜六郎已满八岁,即便年幼亦不得豁免,只能一路踉跄随父母跋涉千里,终于病倒。
此时的杜彦明已看不出煊赫豪族的风姿,一身粗布袍服皱巴巴的,沾满尘土草屑,头发散乱地用根麻绳束着,下颌胡茬杂乱,听见妻儿哭嚎,慌忙挤到车旁,恰好见到杜六郎气息奄奄,才一会儿功夫已连哭的力气都耗尽,小脑袋猛地向后一仰,竟抽搐着惊厥过去。
柳玉娘尖叫了起来。
“不好,闭过气去了!”周婆也惊呼道。
流犯们面露怜悯,却无人上前。
这一路,同行病死者不计其数,活下来的大多人对生死早已麻木,对自己的性命尚且无能为力,对旁人的孩子,自然也生不出余力关怀。
乐瑶却赶忙强撑着还虚弱的身子靠拢过去,伸手先去摸杜六郎的额头,她一边探孩子的体温,一边静静地观察他的症状。
这时,杜彦明突然想起了什么,快步挤到前面,生拉硬拽地拖来一个同样骨瘦如柴、须髯邋遢的中年男人。
那人穿着一件破破烂烂、污糟不堪的灰色袍服,瘦长脸,脸上有一双与乐瑶相似的浓眉大眼,只是他那双眼睛里积满了冷漠与不忿,沉沉的,没什么光彩。
此人正是原身的叔父,乐怀仁。
“乐医工!乐医工!”杜彦明急得几乎要跪下,“您是乐太医的亲弟弟,您一定有办法的,先前一路上也多亏您照拂大伙儿,求您大发慈悲,救救我家六郎!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