盖因散修的试错成本实在太高,就是其中有些惊才绝YAn之辈,若无什麽际遇,也难有所成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宗门中的制艺之法靠着一代代人的有序传承,日臻完善,那培养起门人自然事半功倍。

        散修中有一技之长的修士相较门派出身的同行往往更为出名,其原因大抵不是散修的技艺更加高深,而是更加稀少难得,更能令人印象深刻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不仅仅是修真百艺是如此,修行一道,则更是如此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修行一道若真跟大部分散修所想的那样,只要资源充足,修行人自己不顾艰辛,不惧道阻,秉持道心就能有所成就,那修行可就太简单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就是把一个同条件的散修修行资源提升到大宗道子的待遇,若是前者不加深学习专研,又没有别的际遇。

        道子成元婴那时候,那散修可能才m0到结丹的门槛。

        修行中有没有掌握完整的知识T系,两者所导致的最终结果,简直就是天壤之别。

        康大宝修道之初,重明宗虽已衰落,可传功、斋醮科仪、百艺等各类本事仍有师长传道授业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虽然资质寻常,谈不上有什麽一技之长,但也是自小时起便对修真百艺稍有涉猎,加之这启灵散炼制手法不难,只是半个下午,他便险之又险地制出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