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何况考教他们的是从小在他们的生活中,就被耳提命令的必须讨好的人,两个孩子个略带紧张的看来,一个大胆沉着的垂眸。

        顺治心中已经有了计较,一听福全那句“愿为贤王”的回答,不由得看了眼站在门帘旁的那拉庶妃,那个他早已经没有印象的人安静又本分的站在那里。

        眼神略略的扫过的顺治将目光放在了玄烨身上:“玄烨,你的兄长愿做贤王,那么你的志向是什么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玄烨大胆而莽撞的抬眼看了一眼顺治:“儿臣愿意效仿皇阿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好生大胆的话,好生机敏的应对,如果说福全这句话是那拉庶妃提点的结果,那么这样我们过于莽撞的话就绝不可能是其他人教的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稍显稚嫩,可在这样的年纪就有这样的机变,那份政治上的果决和天赋一览无余了,在座的所有人已经明白大清的下一任帝王就是这位敢于赌上一把,为自我争取的三阿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顺治本来就因为玄烨出过天花的事情更看重他,如今见他有这样的天赋和胆气,心中也下定了决心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是再了不起的孩子都还只是孩子,这份少年登基的苦顺治尝过,所以他还得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为玄烨扫去最大的障碍,蒙古也好,皇额娘心心念念的科尔沁也好,都只是大清的臣属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弥留之际顺治亲自让人将“后宫不得干政”的碑立了起来,这碑一立起来,皇太后就再无干政的可能,至少明面上是不能的。

        丧钟声响起,过后大清又一位幼主登基了,太皇太后退居后宫,前朝四大辅臣辅政。

        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新笔趣阁;http://www.qingliangsheying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